為了實現綠色制造,哈默從發展階段到低能耗制造(生產任務的大部分都在公司內部完成),再到數控機床,二十多年來,始終將能量的回收和再生設為自己的工作標準之一。為了實現高效的生產過程,“我們采用礦物鑄石技術和輕重量構造進行低能耗的零件制造;采用虛擬機床優化/機床導軌發展;為了減少運輸能耗,自生產部分占絕大比例,只設一個生產地,選用當地的配件和材料供應商。還開發了大量高質量、高效率的零件,比如絲杠驅動、THK導軌、CPC導軌,滾珠軸承等,”柯皓先生表示。
為了實現高效的操作過程,哈默的加工中心都是高效節能的,不僅在生產方面,在操作上也是如此。他們開發了高質量的伺服馬達驅動軸;優化的驅動技術,可根據各種不同的應用為用戶定制;在尺寸和應用本身方面了實現了冷卻技術的最優化;哈默的降能系統最大可將80%的能耗量調至待命模式,機床使用壽命極長。“我們注重綠色和可持續發展,不是因為它們在業內很潮,或者是個響亮的口號,而是因為我們切實希望降低能耗。”
“我們將智能生產稱為i-processing或i-machining。智能的關鍵在于控制器和軟件,而不在機床上。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是:使用這些智能器件的是操作員,他們需要盡可能減少冷卻劑及潤滑劑的使用。他們也是節能、減少廢料的關鍵。需要他們盡可能減少不必要刀具的使用、正確使用刀具以延長刀具的壽命。所以,要實現智能生產,必須培訓操作員。中國有些操作員確實不錯、受到了較好的培訓,但是因為不同公司對操作員培訓的要求不同,所以有些操作員并不是很盡如人意的。但令人欣喜的是:中國用戶對我們提供的操作員培訓非常歡迎。在購買了機床后他們是非常愿意接受我們的培訓。”
所以綠色和智能,應該由整個工業(供應商和用戶一起)大力推廣的。“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智能應用,而不只是一個口號。其實這個趨勢是永恒的主題。當我們回顧10年前,機床不同,工藝不同,但用戶的需求是相同的——都是高技術、高智能。只有智能,才能應對層出不窮的新挑戰,幫助我們更好地發展下去。”
當記者問道:今年是中國“十二五規劃”的關鍵時刻,看待這一規劃對行業及企業的發展契機、如何按此制定短期或長期規劃來契合時,柯皓先生表示:“哈默在中國的時間夠長,所以我們也已經習慣了中國的五年計劃。既然我們的中國重要行業用戶會遵循政府五年計劃的指引(比如第一年投資、第二年制定計劃和預算、接下來的幾年就努力實施),那么我們自然也需要按此制定我們的短期計劃,以滿足這些用戶當下的實際需求。而我們的長期計劃是為了他們的未來需求而準備的——我們針對高精度五軸機加工的通用和柔性理念,可以滿足當前市場上的幾乎所有需求。同時,我們也一直密切關注市場需求,這樣才有可能始終保持領先的步伐。畢竟,當下領先,不代表一直領先!”
歐洲機床制造商協會(CECIMO)近日為其協會成員引進了一個項目——歐洲可持續性倡議,以建立“可持續性”標準以及認證。對此,柯皓先生認為協會做了件很前瞻、很棒的舉措,因為這必定會為所有協會成員提供一個更公平的研發環境,之后必將使大家的生產成本更趨于相同。
來源:全球五金網
評論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