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德國的農業機械看行業的發展趨勢
點擊:2631 日期:2013-11-21
選擇字號:小 中 大
歐洲農業機械正從注重規模、大體量向精細化、人性化轉變,通過完善細節,更加提高功能性、實用性和舒適性。在一臺機器上面實現播種糧食及精密谷物播種的播種機,能根據肥料品種和作業寬度進行高精度施肥的全自動撒肥機,裝有“谷物質量相機”的聯合收割機等。一邊將土豆源源不斷從地里刨出、一邊產生氣流將土豆與夾雜的石塊泥土分離,德國農業機械氣動夾雜物分離裝置,被安裝在土豆收割機上之后,大大減少了人力的辛勞。
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越來越多農機和技術中得到反映。例如,可將玉米收獲后的殘茬充分回收作可再生燃料的“谷物巡回車”,可現場快速測定土壤養分、促進準確精量施肥的手持式“芯片實驗室”,由土壤水分傳感器、滴管軟管組成的“智能灌溉系統”等。
專家指出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人,對糧食的需求量將越來越高,而能源需求有增無減,水、土壤等自然資源約束更加趨緊,必須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,提高農業機械的效率,在提高種植業產量的同時,保護自然資源,減少排放,確保可持續發展。
中國農機企業的制造能力正在逐步提高,中國企業在農業機械零配件等領域的實力正在被世界同行所重視。當前,中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,為國內外農機企業帶來難得機遇,希望加強交流合作、把握共贏的機會。
評論信息